阿萬之家
宜蘭是鴨賞的發源地,各家口味不同,越靠近宜蘭縣五結鄉利澤下福(現今為利成路)小巷裡頭,一棟老舊低矮的民宅(以前為三合院),越可聞到一股充滿蔗糖燒焦的特殊味道,千萬別小看他,這就是遠近馳名的「阿萬之家」一家堅持以彖火(燒紅的木炭台語簡稱彖火)烤甘蔗,煙燻宜蘭名產鴨賞工廠。
第一代賴桂合-扛豬旺
距日據時代賴桂合與堂兄弟賴桂福兄弟倆為(阿萬之家第一代)與張阿平,在農村社會時因養家禽類多吃不完,就拿去鹽巴醃漬鹹鹹的好保存(以前沒有冰箱),有次心想說把鴨子蒸熟放到大灶上擺在製作好竹子編製而成的焙簳(類似小籠子)外頭包著大片葉子再取一些田裡採收剩餘的乾掉的甘蔗當柴燒 , 經由這些程序製作蒸熟完成,竟然鴨子肉質里投票出一股煙燻香氣,然爾才發掘這道製作美食的方法延續到下一代。
第二代賴勝安-阿屘簡稱阿萬
續上一代傳承技術一開始無專研在煙燻鴨賞蔗工作上,因跑船抓魚多年後跟人合作買船抓魚,之後合作失敗既而從回老本行阿爸的傳承技術,起初製作幾個煙燻箱(以大灶原理來訂製)製作好的鴨賞在門市販售,有時騎野狼機車從未修復成完的山路崎嶇顛坡北宜公路上,每日來趟有時客人預訂還專程配送,經購買多次的客人還變成好朋友,「阿萬之家」的主人賴勝安說:因為自幼人家就給他叫「阿萬」的綽號,反而說到賴勝安本名,卻沒有人認識了,所以寧願不要為這個工廠取名,反正大家知道「阿萬之家」就好了。
當時61歲的阿萬說:由於台灣社會那時候經濟普遍貧窮,一般很難吃的到鴨肉,所以鴨賞被視為寶貝,只有農耕時,或過年時買一隻來吃,吃剩下一定留到以後才吃,所以當時的鴨賞使用很多鹽醃漬。其實鴨賞這種宜蘭特產,也因為當年肉類少,且保存不易而發展起來的。
賴勝安說:他父親那時候年代製作鴨賞方法,是將鴨子殺好洗乾淨,醃漬好在陽光底下曬乾,然後放在大灶上,然後放在大灶上,拿掉鍋子直接排放在灶坑上面,灶上竹製的焙簳,灶口就放入乾掉的甘蔗當柴燒。後來為了避免過鹹,把鴨子醃漬鹽巴過的鴨子退鹹,泡在水中退淡6-12小時,再放進特製焙箱,將鴨子整齊吊掛在焙箱內,底下用木炭先將鴨子烤乾,再將甘蔗放在木炭上面甘蔗煙燻,將鴨子燻成紅褐色。
現今大部分的鴨賞製作工廠,則採用更快速的方式,即將鴨體染色,並用瓦斯將鴨體烤成紅褐色就算完成了。不過賴勝安表示對這種便捷法卻不屑一顧,因為他認為這種不符合古法,所以他堅持古法的製作理念。不過對鴨賞的口味,他並不堅持一定非要老一輩留下來的,他不斷聽取消費者的批評,一般人喜歡聽取讚美的話語她則專聽逆耳的忠言,所已經過數十年來不斷累積改善終有今日的成果。
第三代賴政宏-阿宏師
續阿爸的傳承與交代,一定要幫她維持阿萬之家,這是他辛苦的創作,不然他有遺憾在。那時本人(阿宏)當面跟他承諾說一定會,再怎麼辛苦我都會做下去,雖然心裡想以前有不爭執,在那時有離開過「阿萬之家」一年,在台北當過印刷學徒,那時也學時不少社會經驗,在那時候也有跟人發生車禍身體臉部多處擦傷,然而剛好父親也發生車禍被一輛急速倒車的汽車猛撞,整個人飛上車子上住院,欠缺人手母親就上台北叫我回阿萬之家幫忙就一直待到現今。以前鴨賞製作一批的時間為六到八小時,但一般的新方法只要一個多小時,新方法比古法方是便宜很多,但新法用染色劑屬於人工色素,不如真材實料的甘蔗,其次是用瓦斯製作,簡便又快速。
多人用於新方法製作成本少加工時間短,但父親有交代一定要堅持古法製作,客人才吃得健康和安心,我們做才能永久尤其想到製作東西如果連自己不敢吃,怎麼能給消費者吃,所以還是用父親所留下的一份堅持理念傳承下去,阿宏師保持傳統堅持,並且研發更多元化產品及各家食品業者的互相配合,還有配合多家網路經營者配合及喜愛。延續著傳統方式生產,阿宏師不斷的研發新品及製作的研討,使得產品更多種讓更多消費者有新鮮感。現代社會有食安的問題,阿宏也一直用心把工廠調整配合衛生方面的稽查,讓消費者更吃得安心。